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hK5Kth_f0yhr-Y1thJxiShOrCE8xLaiq_5v1bRZ6CZse4eOp6RdvJu9AXpLijHuBHpaqhilMvepF7lj_nyYWr5aQQ8CgedVh9kp_nr6TM2rtzxIswHFi_6gdJZ-BIgdc-Ike8jFkXGZNai/s320/muddy_waters.jpg)
芝加哥這座城市在現代藍調史上,擔任了發展與傳播的重要樞紐,即便是其他地方藍調的支流派別,也幾乎從這個點獲得豐富的養分.
這波革命開始不同凡響, 1948 年一張 78 轉黑膠單曲唱片的發行, artist 是身兼主唱與吉他手的年輕人,名叫 Muddy Waters.
在 Aristocrat 廠牌旗下發行這張編號 1305 的單曲唱片共有 2 首歌 I Cant Be Satisfied 與 I Feel Like Going Home,均為傳統密西西比三角洲形式的藍調 (Delta blues: 密西西比三角洲藍調所謂的街頭藍調,這時期的藍調以空心吉他和口琴為主要樂器),透過 Waters 黑暗,高貴的歌聲,及嶄新,驚人的吉他,嘹喨地為世人介紹他的音樂.聽眾非常興奮,覺得他的音樂除了不拘形式,不可思議地令人注目,更重要的是讓人感到一股堅持的力量.
無論在風格,聲音,曲目,編曲方面, Muddy Waters 均擔任主導地位, 1940 年中期他在流行的 club 裡表演,幾年後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廠牌藝人,發展出另一番特殊風格的藍調.
1948 - 1955 年 Waters 以一系列革新的方式定義現代藍調的入門基礎,日後陸續發行的唱片,當然也成為經典.他的音樂藍圖是將藍調延伸,有別於商業的方式打破精緻與複雜,卻仍充滿活力,為二次世界戰後的藍調音樂 (postwar blues) 譜下臻於完美的註腳.
無怪乎 The Rolling Stones 會引用 Muddy Waters 早期發行的同名唱片 作為團名,後來又延伸出滾石雜誌與 Bob Dylan 的 Like a rolling stone.這些例子為 Muddy Waters 卓越,充滿生命力的音樂,聽者產生感動的共鳴做了最佳證明....
(本文節選自耕者有其田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